浪迹弱电职场20多年,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成就,但也没有后悔入这行儿。一步一步走来,一点一点的在进步,回头看看,有些方面确实走了一些弯路,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。
这一篇说说编制弱电项目技术方案走过的弯路:没有精准掌握需求,没有区分方案的深度层次和汇报对象,做每个方案都使出了洪荒之力,每次都感觉身体被掏空,于是乎患上了“方案恐惧症”。

从业20多年中,也记不清做过多少弱电系统技术方案了,虽说近几年做的方案少了,但还是隐隐地有一点“方案恐惧后遗症”。
最早是这样做方案的
上世纪90年代做弱电方案根本没有现在这么方便,那时公司能有个几十K的Modem上个网就算不错了,慢得跟蜗牛一样,网上基本找不到什么可用的方案,厂家能给发一些通用的方案就是烧高香了。
如果想做出一套针对项目的“走心的经典方案”怎么办呢?
凉拌
用厂家的通用方案结合项目具体情况改编,如果厂家没有通用方案就只能生生地憋出一套套方案(现在能写点东西可能和那时憋方案有关系)。
光写方案还不够,还得针对项目配一些示意图、拓扑图吧,又画了很多让自己现在都想泪奔的图。(详见“十几年前的绝版之作,前辈们可还记得?”)

为什么会患上“方案恐惧症”?
那时做方案不管青红皂白,大概了解了项目基本情况之后就开始点灯熬油、加班加点地搞出一整套厚厚的方案出来,觉得方案不够厚就显示不出技术实力来。
有时甲方要求做几套方案供他们选择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。
做每个方案时都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:
以为方案做得好获得项目的胜算可能更大一些;
如果项目没拿到,就会检讨自已是不是方案没做好;
再做方案的时候就会更加精细。
导致做方案越做越累心,有时方案改来改去也累得要吐血,所以越来越恐惧,慢慢地就患上了“方案恐惧症”。
渐渐地认识到走偏了
随着深入学习设计和造价,逐渐地理解了为什么设计分为初步设计、深化设计,造价为什么分估算、概算、预算。
做的方案多了,见过的甲方多了,才渐渐地明白做技术方案也是有套路的,不能蒙头蛮干,否则会事倍功半,自己和团队累个半死也不一定有好结果。
总结下来大概在以下几方面走了弯路:
1、沟通需求不够明确
2、一味迎合甲方的各种要求
3、没有区分方案的深度层次
4、没有摸清方案的汇报对象

后来总结方案应该这样做
1、明确需求是重中之重
2、自信自己是专业的
3、由浅入深
4、看人下菜碟
1.明确需求是重中之重

2.自信自己是专业的

3.由浅入深

4.看人下菜碟

唉,让一群理工男写方案真的有点为难啊!
最后补充一句,千万不要轻信方案做得好就能获得项目,以后再展开说。
--- 告竣 ---